美章网 资料文库 医学哲学论文范文

医学哲学论文范文

医学哲学论文

医学哲学论文范文第1篇

哲学与医学的关系是医学界和哲学界普遍感兴趣的一个课题,新一代医学教育也必须在哲学思想的支撑下,才能打破教育的孤岛局面,培养在全球信息与知识流动条件下的岗位胜任能力,以适应新世纪医疗卫生事业的人才需要的国际化趋势。首先,一切科学源于哲学,阿尔克马翁首先提出医学应该与哲学相结合,希波克拉底将唯物主义哲学运用于医学中,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唯物主义医学体系,盖伦倡导的科学方法论也注重形式逻辑、强调演绎法等特点。中国有“医易同源”之理念,“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易学思想指导了中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如果把阴阳观还原为现代哲学理念,以天人合一整体观的方法论和相对论非绝对对立的思维方法,解读现代医疗环境中的人和人的生理、病理和心理,则无疑是科学的。另外,医学与哲学从其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来看,共同支撑着一个由“身”和“心”两个部分构成的生命,从两个不同的维度,运用两种不同的策略来解决人的共同生命问题。因此,哲学也是另一种医学,哲学是学术的制高点,例如,虽然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但常常习惯于对号入座,将知识套用于临床,就病论病而缺乏哲学思维的掌控,其结果是在临床实践中感到很多情况力不从心,使医学知识难以提升。此种缺陷的关键因素在于,没有将知识有效地应用起来,缺乏对医学哲学范畴的理解。临床教师的重要作用就在于运用哲学思维启迪学生,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临床医学,切身感受到哲学思维的多样性和系统性,使其成为终生受用的哲学思维。

2临床医学教育中需要审视的医学哲学理念

医学中的哲学是推进医学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探索医学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医学科学与医学文化等一系列问题。针对医学生存在的医学哲学理念的某些理解误区,有必要对医学生的医学哲学理念进行认真的审视,有助于学生岗位胜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首先,要调整否定之否定环节中的思维偏执。例如,古代医学因为缺乏技术而更重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20世纪后的科学技术发展是对古老医学的否定,技术进步推动了现代医学的发展,但是由于技术的迅速扩张,使医学人文不断萎缩,以至于接近毁灭的边缘,医学的内部矛盾发生了巨变,人们认识到单纯依靠技术来保护和延长生命是不够的,医学的非人性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批评,因此,医学要求再次否定而回归人文,这是医学发展的必然方向。然而,面对当今人文缺失的局面,很多人却认为所有医学和社会问题都是因为技术不够而造成的,都可以通过技术的发展而得到解决,这种对否定之否定的偏执,是当下医学人文回归的主要障碍,势必导致医学的畸形发展,同时,人文回归也绝对不是不要技术,而是必须将医学技术与人文紧密结合,实现医学在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更高层次的进步。其次,要修复对立统一规律中的思维“断裂”。现代医学所受的教育最容易使学生掉入二分法的陷阱,把事物分成两部分没有问题,但是一定要合二为一才是完整的对立统一规律。由于当今人类活动范围不断增大,接触到的事物不断增多,问题思考便更加深入,单纯的二分法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因为事物不是只有相互对立的两面,对立只是两个极端而已,而更多的则是在两者之间的“灰色地带”,这种过渡状态显然是二分法不足以描述的,因此,建立三分法思维是21世纪医学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同时还应懂得,三种思维方法也是对立而统一,各有千秋,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三分法包含着一分法和二分法,具有很大的包容性,符合哲学辩证思维,医学教育务必努力修复医学生的思维裂痕,以适应新世纪医学发展的需要。

3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医学哲学范畴

医学教育要培养学生跳出单纯的临床思维,进入哲学思维领域,从而提升医学生的整体职业素质。医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临床医疗中的应用,医学哲学是以医学临床实践中的一般性和普遍性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究正常和异常、动态和静态、生理和心理、整体与局部等诸多医学哲学范畴。

3.1领悟正常与异常范畴,抓住临床诊疗本质

正常与异常隶属医学哲学范畴,正常和异常并非是简单地对个体结构和功能生物学意义的分类,而是对正常和异常这一最常见的医学现象进行整体抽象认识形式。大多数医学生常误认为“生理反应属于正常的反应,而病理反应就是不正常的反应”。运用医学哲学范畴可以领悟到,正常反应是生理反应,生理反应并非都是正常的或良性的;病理反应是异常情况下的反应,但异常情况下的反应也不一定就是异常的或是不良的。例如,失血性休克时心跳加快是休克状态的病理反应,但不一定就是不良反应,心跳加快是机体异常时的警示,同时也是机体代偿过程的反应,因为失血导致血容量锐减,为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和血压,心脏就要增加自身功能,由于增加每搏量的能力有限,所以,只能靠增加心率来弥补容量不足。心率增快具有两面性,增快具有代偿作用,但过度增快可能会导致心脏衰竭。因此,如果疏忽纠正休克的根本原因,而单一降低心率则是十分错误的决策。相反,如果失血时心率不能相应加快,甚或心率减慢,则正是机体更加危险的信号,甚至引发心泵功能丧失。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病理反应均是正常的,但多数病理反应却都是生理的,其出发点与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是一致的。正常和异常是一种多重关系的统一,具有各种变量的非线性联系。因此,临床正常和异常界定标准是多元的,并非仅是医学统计学标准。正常与异常也是对立统一整体,需要辩证思维和个体化管理。正常血压范围反应正常人群血压的平均范围,而患者的血压是疾病状态下的个体特殊反应,即当机体陷于异常状态时,正常范围的血压并非为“正常”状态。例如,动脉硬化性高血压患者,平素就维持血压在180mmHg/70mmHg左右,这个数值是机体自身逐渐适应的反映,收缩压高以维持高血管张力下的各个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而一定水平舒张压则维持心脏冠脉供血,因此,脉压差过大也是患者个体内在调整的结果,也可以说是患者自身适应性的最低限度。如果麻醉手术过程中试图将收缩压降到“正常”范围,则可能因为舒张压过低而发生心脏异常反应甚至心搏骤停。正常与异常不仅仅因患者的躯体情况而变动,而且也随心理和环境因素而有差别。临床上简单区分正常和异常的思维,其本质上是一种两极化的思维,只是部分认识对象存在状态的反映。因此,对正常和异常这种临床上广泛运用的思维形式,给予医学哲学层面的分析,可以培养医学生从思辨中把握整体,从抽象中引向深刻。

3.2掌握动态与静态范畴,提升临床诊疗方法

受传统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影响,医学生知识结构常常只停留在具体的病理或生理变化上,将机体看成一架精密“机器”,缺乏基础和临床实际的相互渗透。人类生命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疾病也处于运动变化或进化中,机体是一个整体,有所变有所不变,而不是一部分变一部分不变。例如,休克时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达到正常范围,但并不等于机体已经恢复正常,因为,机体血容量不足没有得到最终恢复,表面的血压稳定是机体内部动态变化的结果,或是升压药物作用的假象,一旦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静态稳定的真相就会显现出来,抗休克治疗中要维持血压稳定,其升压药物剂量与容量治疗效果一定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动态观察疾病的转归,随着容量的增加使升压药逐渐减少,最终实现不需要任何治疗的机体内部的自然康复。此时的表现才是机体内环境恢复稳定的真相。临床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用动态的思维审视临床现象,培养与“时”俱进的管理思维。自然状态一定优于人工状态,但是没有人工也不行,临床疾病状态就是机体内部的动态平衡发生紊乱,不足以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临床各种治疗就是按照人的目的而使机体人工化的过程,其根本目标是为了恢复和维持机体的自然平衡状态,因此,“凡为治疗,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治疗”这也应该是临床医学教育的基本理念。例如,抗生素治疗就是一种人工干预,其作用是协助机体内部的防御系统抵抗外来病菌,而当机体恢复正常防御能力,能够消除病菌的侵袭后就应该及时停止使用,而大量、过量、长期滥用抗生素,则势必导致菌群失调而损害机体正常防御系统。因而,要摆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静态观点,建立动态的观察理念,通过临床表现的改变透视内部动态变化的方向,适时掌控“治与不治”的准确“时”段,体现了一名医生或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领悟医学哲学范畴的内涵,才会有能力胜任未来的医疗岗位。诚如一句名言:好的外科医生知道如何不做手术;而好的内科医生也应该知道如何不进行治疗。

3.3善用生理与心理融合,协调临床医患关系

生物医学为主体的医学教育中,因为技术主体化趋势,医学生容易进入单靠技术治病的圈子,而常常忽视人文,缺乏生理与心理因素结合以及生物医学与人文医学素质相连接。虽然不少医学生也深深感觉到心理因素影响疾病的转归和医患关系,但在实践工作中如何去了解和调整心理对患者的影响却存在很多困惑。例如,疼痛就是由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引起的一种不愉快感觉和情感经历,疼痛来自患者主观感受,旁人不可能根据自身感受或临床经验对具体患者的疼痛程度做出准确的论断。相同的疼痛刺激对不同的个体来说,可以产生不同的疼痛感觉,而且患者的恐惧和不信任等心理因素将会使患者的疼痛反应增大。当今构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并不是技术因素,而是医学人文素质的缺失,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医生们“不会说话”加剧了医患矛盾,人文医学已成为调解医患双方混沌地带的搅棒,医学人文与道德素养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的主流课程,良好的医疗服务有赖于对患者的关爱和生命的敬畏,需要生理与心理的契合,以及医学与哲学的融汇。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结合的实质是医疗的人性化,当今人性化医疗的核心就是将心理与生理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不但关注病,更要关爱人,在给患者心灵上呵护的同时,必须具备治疗生理疾患的能力,要尽一切努力,解除病痛,并为此提供尽可能好、尊重生命尊严和低成本的服务。人文不排斥科学,并且是相互依存,人文只是反对技术的绝对化。因此,向技术注入人文精神,就是要将心理与生理各种因素相结合,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善于了解患者的内心,从而达到生理上治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外科手术患者常常会对麻醉医师说“我得了癌症需要手术,我不怕死,就是怕疼,请多给点麻药”,作为一名医生应该明白,患者的内心并非不怕死,而是希望在麻醉医师的精心监护下,使手术得以更加顺利。良好的心理医疗可以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尊严,医患互动和配合的医疗,可大大提高手术麻醉的成功率而加速康复。因此,要善用生理和心理哲学范畴,提升医学生的胜任能力,推进人性化医疗目标进程。

4结语

医学哲学论文范文第2篇

萨伽德的医学哲学的显著特点是案例研究。萨伽德的医学哲学不局限“概念的抒情诗”和“情感的形而上学”,而是从经验事实出发,逐步建立起理论体系。他的视阈从传统的医学实验到统计学、科学合作,最后至因特网上的科学与医学。贯穿于萨伽德整个医学哲学思想的一个核心案例是幽门螺杆菌的发现、接受,以及如何成为消化性溃疡的原发病因;除此核心案例之后,还有一些主要案例,如艾滋病、坏血病、慢性疲劳症、疯牛病、海绵状脑病等;另外他还对其它几十种疾病做了简单描述,作为辅证材料。以这些错综复杂的案例作为支撑,从而引起对“疾病解释纲要”、“科学发现”、以及“科学合作”等问题的探讨,然后得出一些结论。

2因果网例示的病因解释学说

“疾病,是生命存在的异常状态之一”;一般来说,推断疾病病因要比诊断出某种疾病更为复杂。萨伽德在医学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一种新的疾病解释学说———因果网例示(CausalNetworkInstantiation)的疾病解释学说,也就是从一个新的视角去“解释人为什么会得病”。一般说来,当一个出现系列症状的患者前来就诊时,医学上应该有两类解释:首先,医生要能够解释某些症状的疾病诊断;也就是说,医生根据病人表现出来的某些临床症状诊断出这位病人可能患有某些疾病。其次,医生要能够解释这位病人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当病人被告知患上某种疾病之后,除接受正常的治疗之外,病人及其家属还在苦苦追问:为什么会得这种病?面对医生的解释,他们能够接受吗?这类解释与其说属于临床实践范畴,莫如说属于医学科学研究范畴。萨伽德的疾病解释纲要指的正是第二类问题。在论述这个问题时,萨伽德认为“解释疾病”与“科学发现”密切相关。科学当然不仅仅是一系列所观察到的事实的罗列。统一的认识并非来自于一种普遍的包罗万象理论,而是来自于解释疾病解释纲要系统。每当出现新的科学发现,尤其是医学上的新发现时,往往能够形成新的疾病解释纲要。据此,萨伽德分析了医学史上四种类型的解释纲要:体液学说解释纲要;病菌学说解释纲要;营养性疾病解释纳要;分子遗传学的解释纲要。在古代,科学与哲学混为一体。在希波克拉底看来,疾病是由于体液失衡引起的,这种说法在西方流行有近两千年。《黄帝内经》的解释模式与希氏类似,认为人得病是因为违反天地阴阳变化模式,或因超过机体能力或者邪气入侵。文艺复兴以后,科学得到长足的发展,而疾病解释也日新月异。19世纪巴斯德发现病菌学以后,病菌致病说成为一种主流的疾病致病学说。

20世纪上半叶,人们发现由于缺乏维生素可以引起非感染性疾病,从而营养性疾病成为一种疾病解释纲要。20世纪下半叶,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出现了分子遗传学的解释纲要。这种方式与19世纪中叶以来可得的基于病菌或营养的那些类型疾病解释截然不同。萨伽德创造性地提出了因果网例示的疾病解释学说。20世纪后半叶,除了医学取得长足进步之后,一些横断科学、复杂性科学兴起,对因果性的科学与哲学分析,或许是一个不能被漠视的成就。他认为,疾病解释并非描述为演绎推断或统计学推断,而是描述为复杂的因果网例示。科学哲学家亨培尔(CG.Hempel)认为,解释是根据普遍规律解释某事实的一个演绎推理。萨伽德认为,溃疡和癌症的产生并没有普遍规律。另外解释也不是统计的,虽然医学解释与统计密切相关,但是主要病因导致疾病的概率远低于50%,也就是说,一个医学解释并不需要很高的概然性。所以,萨伽德认为,医学解释应考虑为一种因果网例示。因果网例示图说明,疾病的产生不是由单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萨伽德这样论述:“这一网络中的诸多节点不仅仅通过条件概率P相联系,还通过多种为基础而推导的因果关系相关联,这个考虑包括相关P(结果/原因)-P(结果/~原因)、他择性原因和机制。给出这个网络,我们通过例示这个网络,即通过确定哪些因素作用于病人,解释为什么某个病人患某种疾病”。借助因果网例示图,我们可以对疾病的结果进行分析,也就是病人为什么会得这种疾病。此外,我们还可以对因果网例示图进行改进,加上权重,也就是写上每一种因素的作用。诉助于因果例示图,我们也可以把中西医致病原因结果起来。我们可以推断出疾病具有概率统计中正态分布的特点,也就是在人类社会中的大部分人群处于中间状态,而只有两边少数超常者可能属于疾病患者,而我们人类行为的诸多规则基本上也都是按照中间状态的人群特点而设计的。

3医学发现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系统

“科学”与“科学发现”是两个紧密关联的范畴。萨伽德在医学发现的基础上,提出“科学是一个心理、社会和物理的复杂系统”。某些科学主义者认为新的科学知识是旧的知识逻辑派生。尽管科学哲学家认为不存在一种发现的逻辑;但是,他们认为经验基础与逻辑推导是形成科学知识的前提,存在着辩护与证明的逻辑。科学的社会建构论则是建立在“范式”理论之上。历史科学哲学家库恩(TS.Kuhn)提出科学发现的“范式”理论,他认为科学发现既非逻辑也非理性,而是一种范式变革、“宗教式”的皈依。在库恩的范式理论基础之上,出现了科学的社会建构论之说。科学的社会建构论引发了科学作为权力的后现代观点。认知科学家认为知识的增长来源于科学家的精神结构和过程,如斯洛曼(A.Sloman)认为科学是人类心灵的一种成就。不应置疑,上述三种观点,自有其合理之处;但是,它们与实际的科学发现都有些许出入之处。萨伽德站在认知科学的立场上提出了发现的四种模型:“搜索导致的发现”,“提问导致的发现”,“不可知变异导致的发现”和“意外发现导致的发现”;并且得出“科学是一个心理的、社会和物理的整合系统”。由此,萨伽德提出,科学是一个心理的、社会的和物理的整合系统。科学既是个人头脑的产物,又是复杂的社会组织产物。认知过程的重要单元应当是科学共同体,而并非个体科学家。

4结语

医学哲学论文范文第3篇

翻译首先是一种阅读和鉴赏活动,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穿梭在两种或多种文化之间。译者对原作的选择本身就是一次接受,它反映了译者个人的阅历、知识、见解、个性气质和艺术趣味,更反映了译者所属国别、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积淀及社会发展和经济环境等等。同时,译者需要对译入语国的读者负责,必须替自己译作的读者考虑第二次接受,他会将译作“本土化”以适应目标文化读者的阅读传统和审美习惯。

(一)译者的多重身份———双语读者和比较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身份是复杂的。就翻译质量的把控而论,译者作为双语读者和双语文本(原作和译作)的比较者扮演着特殊的身份。原作在被作者创作出来之后,它的生命价值并没有得到完全充分的体现;原作当中所包含的“空白”点极大地吸引了译者,给译者的理解提供了必要的意象性。由此,译者对原作的解读活动才能不断地填补和具化,最终实现原作文本的审美价值。译者也有别于一般的读者,在文学翻译中,译者所扮演的特殊的身份要求其必须全面把握原作的美学特征———从文学语言、文学形象到文学意蕴和风格。因此译者必须在掌握一定的比较文学理论的基础上,首先要对原作进行深刻、全面地解读;译者被原作吸引或感动是翻译活动成功的必要前提。其次,在阅读原作的过程中,译者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想象、理解和审美经验掺入原作的艺术形象中,这无形中会造成译者主观理解与原作背离的后果。因此,要想真正体会原作的审美价值并且达到与原作者心灵的高度契合,译者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敏锐度。译作是浸透着译者独特个性理解的一种新的原作的存在形式,“一个好的翻译是一个文学作品的转生(metempsychosis),一位适宜的译者,便是弥补文学作品在这种情况下的有限性,而赋予文学作品原作者新的生命。”每位译者有自己特有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审美观和价值观等等,而这些因素无疑造就了译者解读原作的“前理解”。在译者解读原作的过程中,他的“前理解”会左右他对文本内容的诠释和对文本“空白”的填充。因此,为了能够将译者“前理解”的负面作用降到最低,同时能够准确地运用另一种文学语言完整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使译作读者得到与原作读者相同的启发和感受,译者不仅要对原语文化做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必须对译入语民族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哲学思想、价值观等等做深入了解,并且将两种文化加以深入对比。译者要增强其文化意识和对文化信息的感知能力,建构起自己的“文化理解的前结构”,就必须对两种文化进行不断的学习和反复比较。这样,译者在文学翻译实践中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兼顾译作的审美性、形象性、文化性的基础上,使译作在形式和精神层面都能做到与原作最大程度的接近。

(二)译者———翻译的操纵者伽达默尔(Gadamer,1900—2002)认为,“理解是一个我们卷入其中却不能支配它的事件;……我们从不空着手进入认识的境界,而总是携带着一大堆熟悉的信仰和期望。解释学的理解既包含了我们突然遭遇的陌生的世界,又包含了我们所拥有的那个熟悉的世界。”把这段话用于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可以说是再确切不过的了。文学翻译面对的是不同的文化,这就意味着它们彼此之间不可能完全相融,翻译中出现的矛盾、冲突和碰撞在所难免。因此,译者必须兼顾译作的可接受性和文学性,译者对原作的接受、过滤和理解体现了他诠释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反映出译者位于整个翻译过程的中心,是翻译过程的主导者和操纵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兼顾原作的信息和美感的传递。文学创作的艺术美可以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音韵和修辞的巧妙应用,文本结构层次的缜密安排,整体风格及审美意蕴的准确把握来实现。文学翻译中语言和文化的巨大差异无疑为译者的艺术再创造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和空间,但也意味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即译者在再现原作的音韵美、形象美和意蕴美的同时必须照顾到译入语社会的语言习惯和文学传统来,并且尽可能地忠实于原作的形式。译者必须认真研读原作,积极调动多种心理活动,自觉地参与原作本文意义的建构以期获得充分的审美体验;对原作艺术美的准确把握是译者开始对原作艺术形象再创作的基础。然而,译者不同的生活背景、文化熏陶、知识结构、情感社会经历等等造就了译者个性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这些无疑构成了译者独特的“先在性”。这种“先在性”会成为译者解读原作前的一种“前理解”并影响他对原作的理解、接受和诠释;而译者的审美和文化价值取向也会直接影响其翻译策略的选择。譬如,采用个性化翻译还是运用阐释、淡化、替换等变通手法,采用异化手段还是归化手段;同时,译者的审美价值取向无疑会左右其对原作美学信息的选择和接受,进而影响其在传达原作的音韵美、意象美和意蕴美时所做的不同的选择和倾向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译作的主导和操控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每个译者对原作的理解都是一个新文本的产生,对原作的解读融入了译者的文学、文化、审美、语言、经验等因素,而译者的审美价值取向使得译作进一步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整个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和中心,在不断地解读、比较、接受、过滤、诠释的进程中才最终呈现出新文本。

二、双语读者———翻译质量的仲裁者

经过双重“接受”的“改造”或“创造”后的译作难免会丢失一部分原作的神韵和意蕴,有时甚至会失真或走样。然而对于译作的优劣,不是每个读者都有能力或权利进行评判的,只有那些懂得双语(或多语)的读者,或者说既能够阅读原作又能够阅读译作的读者才有能力和权利评判,而译作的单语读者只能被动地接受译作。由于单语读者无从将译作与原作进行比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没有评判的权利。因此,就翻译质量的评判而言,双语读者无疑扮演了翻译质量“仲裁者”的这样一个重要角色。著名的诗人和翻译家理查德•霍华德(RichardHoward)认为,“法语作品的译作是为了满足不懂法语的阅读者阅读的需求而为,译作的优劣也应该从读者的角度来进行审视,”然而“法语作品的英语译作再好,对于懂法语的读者而言也不可能像其阅读英文原作一样,因为读者会比较两种语言在翻译过程中的得失和相似度。”译作目标文化的单语读者只能被动地“接受”译作,“满足”于对译作的阅读和欣赏。由于这一读者群无法阅读原作也就无从将译作与原作进行比较,因此无法判断译作是否较准确地传递了原作中的文本信息,是否较好地再现了原作的音韵美、形象美、意蕴美,是否兼顾了忠实性和创造性,求似性和审美性。因此,“只有那些不需要借助于译作就能进行阅读、欣赏原作的读者,即双语或多语读者,才能对译作(的优劣)做评判。”

医学哲学论文范文第4篇

信仰不仅仅只是一种简单的认同感,它在道德人格的塑造、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更为强烈、更为持久的作用。祭祀活动则是通过种种方式制造了合适的场合,创造了一定的氛围、情景来勉怀先贤先祖,从而竖立对本民族固有哲学的信仰之情。当然,在整个祭祀活动中会包括一系列的严格正式的礼仪。这些礼仪加上一些祭品、陈设等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场景,它们的功能即是使人们对供祀对象的崇敬之情升华为一种神圣的体验。让人从对祭祀对象的认同上升到对一种道德哲学价值观念的信仰。这种信仰对社会各阶层都有着相当的影响。有些人会终身以推行民族文化哲学为业,这些将直接成为民间的礼仪、乡规民约的制订与推行者,他们在社会各阶层都有着相当强的辐射力,同时也直接对本地区民族的祭祀文化起着范导作用。比如在黔西南州的很多布依族村落都有着祭祖的习俗,也会有德高望重之人成为维护道德礼义的护道者,村民每逢年节之际会在祭祀的牌位前上香,遇到大事时会举行一些族群性的祭祀活动。人们通过这类祭祀活动,增强战胜自然和困难的勇气,从而对生活充满期望。这些都是为了树立起一个民族共同的信仰。通过群体性的祭祀活动,使人们产生一种共同的心理体验和情感,并由此升华为民族共同的信仰和意识,从而把一个个分散的个体粘合为一个整体。布依人在敬天畏地的同时,也有着强烈的祖先情节。咸丰兴义府志中有记载:“四时节序如元旦、上元、端午、冬至、除夕诸节,皆祭神祭祖,中元节自朔日始朝暮祀祖,夜焚(木者)衣谓之烧包,十五日送灯于墓,清明祭墓,以纸钱揖墓上谓之挂青。”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三至十五之时也就是俗称的鬼节,当地的民众都会以烧纸钱、点灯摆祭品等以方式去祭奠祖先。每逢大的祭祀活动时,即使在外的游子也会回乡祭祖,这时的祖先是神与人的结合,也是道德标准的化身与监督者,是儒家哲学道德标准的体现。“这些神圣的信念、禁忌规定和行为规范演变而成为社会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形成社会的风俗习尚。外在的强制内化为内在的责任,行为上的‘必须’积淀为良心上的‘应该’,这就强化了源于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和伦理意识。”布依人通过对生命的感悟,对人的价值源头的终极追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信仰,并以此作为德育教化民众的方式。在先秦儒家看来,天是仁道价值的终极依据,它主要用于解决社会秩序建构的合法性问题,而人性是社会秩序建构的现实依据,主要用来解决社会秩序的合理性问题。儒家哲学将深植于人生命深处的天道性理落实到人间社会,让两种依据在秩序建构主体的价值创造活动中逐渐融合,使得道德诉求与对祖先的缅怀和对天地的敬畏相结合,共同形成一个能体现天道性理的文物典章制度,这个制度又反过来滋养着儒家的哲学信仰体系。“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对道德价值取向的认同度直接会形成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域性的价值信仰。布依族民间祭祀的源动力是一种朴素的民间信仰,这种朴素信仰是客观世界还未被人把握之前人们的心理安慰和精神支柱抑或说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当人类社会往前发展,这种朴素的敬仰之情必会积淀成为一种历史的延续,在布依族民族文化发展当中,布依人对自然的崇拜传统让他们很容易接受以天道性理为基础的儒家价值信仰。人们透过各种祭祀活动祈求祖先的庇护。这里孕育了民族传统与儒家哲学的有机融合,是冲突与碰撞后的和谐共生。布依族人民朴实温和爱好和平,他们的文化是一种外扩式的文化。在与汉族杂居融合当中,布依人的文化与哲学都对儒家哲学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他们在祭祀对象的选择与祭祀的内容上更趋同于儒家的价值体系,这必然也会形成一种新的既带有融合性的又具备民族特性的价值信仰。当然这个价值观的树立直接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们在保留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很大程度地吸收了儒家哲学的价值信仰,也可以说这是儒家哲学的一种民族性与地域性的发展。

二、祭祀对象的哲学意义:儒家哲学与民族文化相结合,形成民族文化的合金性

具有开放精神的布依人在文化大融合中充分的吸收并诠释了儒家祖先崇拜的内涵。传统社会祭祀天、祖的一系列神秘化的制度礼仪,与世俗化、宗教化的政治行政制度力量一同成就了儒学。天道性理被落实到人类社会,儒家的信仰成为具有理性化和超越性的终极关怀,而这种终极信仰极易被民众所认同,也就是说它很容易融入到当地的文化当中去,尤其是对于一种排它性不强的民族来说,极易在儒家哲学的熏陶下形成一种合金性的文化,布依族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了这种合金性。

1.传承儒家道统,建立儒家式的伦理秩序祭祀对一个民族来说,可以团聚宗族家庭成员,使他们在祭祀的仪式之下获得重温感情与重整秩序的时机,因此祭祀对象的选择显得尤其重要。但凡有利于人们的生存与发展的人或物,或有利于文明的保持和发展的人或物,都可以被列入祭祀的对象。对祭祀对象的认定,主要体现的是人文精神的意义,而不是单纯体现着神灵的作用或盲目的崇拜。像在黔西南州布依族的祭祀对象除了“亲”与“祖”位的同时还有“天地”、“君师”位,它在某种意义上对家族、群体起着一定的凝聚作用,对文化起着一个传承功能,抑或说对这一地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起着一个调整作用,或者说是对文化的一种整合。同时也为一种新的、被广为接受的秩序的建立与形成作一个铺垫。秩序必须同时具备合法性与合理性,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必要前提,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应当追求的基本价值。无论是处于哪种社会形态,社会秩序都是人类社会通过规范手段自觉凋节而使人际关系处于一种有序的状态。任何一个社会或是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既定的秩序,如宗教教义、习惯、礼仪、法律、道德等等,它们都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追求。它们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一样的存在方式,或者以一元的方式存在,或者以多元并存的方式存在。当然任何的价值系统都不会依靠自身而自动地实现,“价值通过合法与社会系统结构联系的主要参照基点是制度化”,要依靠制度化、社会化和社会控制一连串的全部机制而实现。儒家秩序建构最为关心的问题是社会生活的规则与制度建立在何种价值基础之上、以何种价值凝聚社会形成整体的问题。天道作为秩序建构的仁道价值的终极性依据解决了制度的合法性问题,同时也使得儒家所倡导的秩序具备了某种崇高性和神圣性。在儒家看来,个体生命与国家政治虽然有区别,但也有着相应的关联,如果在一个不利于个体生命成德成圣的政治环境中,儒家心性之学所追求的生命价值与道德理想是很难实现的,至少要受到许多压抑与委屈。儒家所说的天道、天理、天命、性体、心体、良知、至善都是生命信仰的终极目标与超越价值。所谓奉天道、存天理、知天命、见性体、明本心、致良知、止至善都是实现生命的终极目标与超越价值。而祭祀则很好的传达了儒家的终极目标与超越价值。祭祀对象的选择以及富有人文精神的祭祀礼仪的实行,一直被延续下来,逐渐演变成为后人祭祀的一种精神基础。无论是祭祀本身所蕴涵的人文精神,还是参礼者、观礼者对这种人文精神的体验、感受等无形的礼仪,比起固定有形的礼仪行为活动更加重要,这就是所谓的心祭重于形祭。这也是伦理秩序之所经建立的一个根本。李国钧先生曾认为祭祀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树立楷模,感发志向与信念,使学者入其堂俨然若见其人”[8]164。民间祭祀以榜样的直观性,对子孙后代进行日常的濡染,让他们不自觉的就会在实践中弘扬光大本民族的哲学,践行本地区的伦常道德,这在无形之中就开成了一种使命感。与此同时,祭祀也激发着子孙们的社会责任感。十分显然,在当地民众祭祀先贤先祖的行为中,也让有识之士依次为之反省:如何才能为负先贤创设、发展的先祖所寄的期望?如何才能做到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也许这就是儒家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思想的一种最为直接的体现。这种使命感与责任感融入当地,就直接形成了淳朴的民风、民德,自然而然地建立起儒家的伦理秩序。黔西南州虽属偏僻的山区,但这里的民风淳朴,人们性情温和,这与祭祀对象的选择,与儒家的道德哲学的浸染是不无关系的。

2.赋予民族文化新的活力文化的杂糅融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全球化时代哲学反思的质料也只能以世界文明的整合作为基础,对民族文化来说,追求融合是其历史经验的总结,没有哪种文化可以在固步自封中前进。我国古代社会结构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这样就直接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宗族一体可以说是中华文明伦理文化的集中体现,在这样一个文化当中,各民族各地区的祭祀便是加强文化构建的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从文化层次上分析,各地的民族文化一直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实际上,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以及它的价值导向都并不是纯粹的思想家的产物。从历史发展的层次来看,文化本身也是中国古代社会伦理道德的概括与升华。儒家文化不只是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待祭祀礼仪的重要性,更随着人理性思维的发展,他们也从生命起源和哲学的高度,探索祭祀礼仪所蕴涵着的深刻的哲学内容。因而儒家的祭祀哲学也是从社会习俗文化中总结而来的,它反过来又对各地方的民族文化起着导向性与制约性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一个同化的功能。正如钱穆先生所言:“各地域各民族文化精神之差异,究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之分别,这种自然环境的差异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并由其生活方式而影响着民族的文化精神。”一般的民俗文化是自生自在、约定俗成的,超出了一定的范围便难以维系,它必须得经过理性的总结与引导从而成为一个共同的准则。一种文化的传承必然会经历许多,作为一个地域性和时间性的存在,它注定要接受时代、各种变迁以及外来元素的影响,没有哪种文化可以超然独存于一切之外,具有排它性的文化是不可能长存在于这世间之上的。民族文化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在人群中落实,在现实中展开,我们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置在民族文化的精神理定上,或则只是封闭于学院里,静处于文字之中。民族文化的合金性在于它与当代社会的完美融合,也是文化得以传世的动力与基础。民族文化本身具有普世价值。民族文化之所以传世,不仅在于它的地方特性,也在于它的融合性,同时还因其具有教化、规范、整合、凝聚、适应等功能。

医学哲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为适应这些社会变革以及思想变革,哲学研究也开始从纯思辨的角度转向了对一些社会生活的思考。因此,对现代性的批判成为当时哲学家所关注的重点。当然,众多后现代主义思想家都认识到他们的研究对于哲学发展的意义,但是他们的这一研究仍局限于现代以来社会变革的层面之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由于第二国际的分裂,各派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进行重新解释,也融入到了后现代主义思想中。

二、后现代主义概述

后现代主义之所以出现是由于现代性给人类社会带来一系列危机,因此受到思想家的批判,这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思想界尤为明显。即使是在当前这一和平年代,恐怖主义、贫困、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仍使人怀疑现代性。因此,在对后现代主义进行说明之前,仍需要对现代性进行分析。

1.何为现代性

从“现代(modernus)”这一词说其,“现代”出现在公元5世纪基督教传教士的口中,他们利用这一词汇意在将当时的基督教社会同异教的罗马社会区别开来。因此,现代一词开始具有古今之间的差别和分裂,中间具有深刻的社会和文化根源。经过17世纪启蒙运动的洗礼,启蒙思想家所主张的自由、理性成为现代社会的特征。并且在这一时期,工业革命从欧洲开始发端,经过一段时期的变革,西方社会同东方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别,并开始有了高低之分。西方被归为发达一方,因此他们文化思想中崇尚的理性、自由以及社会正在开展的工业化、科技革命成为现代性的基本内容,而东方国家则应当走上现代化这一道路。因此,现代性对应的则是传统社会秩序,并且在社会变革中充当着理性化的角色。并且启蒙运动以来的社会变革以及文化传统都将这现代性这一名词中得到正名。这一变革最为突出的英国工业革命和欧美激烈的资本主义革命,尤其是法国大革命,其对欧洲传统的破坏无与伦比,对现代思想的传播发力尤甚。

2.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后现代主义具有批评性的理论特征,这一派别内的思想家对德里达所提出的“反在场的形而上学”以及“反逻各斯中心主义”都持肯定态度。并且后现代性还反对统一性,并指出统一性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宗教战争就是追求思想统一性而引发的人类灾难。在表面上看,多数人认为后现代主义主张打倒一切,被认为是“大批判”。但是我们必须要对此进行说明,批评不能代表一切,后现代所要打倒的对象应当限于依靠人类所谓理性所建立的一些霸权。对这些霸权进行打击的武器则是解构主义,通过对西方传统文化解构内涵的重新思考,得出以往研究的形而上学存在着将“在场”理解为“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促使哲学史上的一些研究充当着隐喻的作用,正好说明人类认识过程的一大方面。

三、马克思主义同后现代主义思想相互融合

1.马克思主义中的后现代性

同后现代主义有所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的一些成就做出了总结,尤其是在生产力方面。但是更多的是对后现代主义的借鉴,马克思的研究深刻的揭露了现代性的一些问题。他揭露了在资本的影响影响下,人是如何的被异化而处于不断虚无的状态。这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及《资本论》中所论证。在这里,马克思根据人类生活的多样性以及丰富性来批判这一异化状态,并且将这一异化的根本原因归咎于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因此,他主张用实践性的哲学以及无产阶级革命来推翻资本主义造成的现代性的一切问题,包括思想观念和生产关系层面。对现代性的批判在马克思关于“自由王国”和“必然王国”关系的论述上尤为彻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为革命者和当局者所各自接受。革命者则主张用暴力革命去终结这一黑暗的社会现状,但他们却犯下一个错误:他们仅仅把革命当成社会变革的结束,没能意识到革命成功只是社会变革的开端,这为后现代主义批判已久。改良者则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批判制定相应的改良措施,力图以福利社会来摆正被异化的心态。显然,但这两者仍不足以转变传统的社会秩序。马克思自己也认识到这一问题,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就流露出这一想法,他认为即使是社会主义社会仍存在着资源匮乏的现象,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实际上仍建立在对不平等的默认之上。

2.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马克思主义

医学哲学论文范文第6篇

教材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给教师的讲解带来了诸多不便。不少教材都存在晦涩难懂、西方话语较多的情况,对此,教师在备课时,应综合、参考多部教材与文献资料,并将科学研究中前沿性成果及时吸纳到教学中来,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适合自己教学的结构体系。教师突破教材和超越教材的前提是能对教材内容认真梳理并吃透教材。

另外,还要关注文化热点及学术前沿性的理论,这样在讲课时,能不断补充新内容,再运用适合自己的幽默、严谨的教学语言来讲解,做到深入浅出。可见在文学理论教学中,应该打破教材体系,进行个性化的处理,从现实生活取材,从当下社会文化现象取材来说明理论问题,建立一套能够适合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文学理论教学体系。

以学生发展为本,案例分析要大胆吸纳大众文化热点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杜威主张“做中学”。他认为要从活动中获得知识,从听课和读书中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强调教育应当以学生为本,学校应当以学生为中心。陶行知倡导“即知即传”“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这对我们今天的文学理论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文学理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其抽象性和概括性,决定了学生理解、自主学习的难度,使他们不能把学习的理论知识主动用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影视等现代传媒成长起来的,他们大多数对新艺术、新媒介、新形式具有接受力和亲和力,比如对网络文学、奇观影视、动漫作品、“80后、90后”的文学作品感兴趣,不喜欢看传统的京剧表演艺术,对于那些传统的经典文学作品不感兴趣甚至表现出疏离状态。由于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思维难以适应由具象到抽象的转换过程,文学理论课的学习存在着比较大的困难。在文学理论教学中应多举案例。

选择一个恰当、合适的案例,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能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说明原本十分枯燥、乏味的理论问题。以往的文学理论教材多选择经典文学作品作为例证,这些例子虽然能够达到有效说明理论问题的目的,却缺乏活泼性和时代性。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点主要集中在电影电视、动漫作品、网络文学、网上游戏等方面,如果将这些学生感兴趣的文化现象吸引进文学理论的课堂教学,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大众文化期待视野,提升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补充、丰富了文学理论教材自身的涵盖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文学理论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大力推进文学理论课程的改革

目前我们的文学理论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重视不够,理论与实际运用脱节,所学理论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在文学理论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不够重视。因此,我们应当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吸收国内文学理论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建立“宽基础、活模块”的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

对于文学理论来讲,实践性教学包括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电影电视观摩、发散思维训练、戏剧情境对话、课堂提问题讨论、生活体验等重要环节,分为课堂实践性教学和课外实践性教学两个环节来展开。通过实践教学的安排,让学生们在具体的理论研读和审美实践中,融会贯通地掌握文学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实践能力。

(一)开展“对话”式、“讨论”式教学,有效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具体来说,一是在教学中多提问,即使不提问,也要多使用疑问句,并适当停顿,以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多给学生提供总结、表达的机会,帮助他们养成在学中思考、边学边运用的习惯;二是组织好课堂讨论和课下讨论,课堂讨论是教师围绕本节重要内容,精心设计一些引发启发性话题,或根据课堂学生反应情况,即兴提出一些引导性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以此培养学生理论思考的兴趣与能力。

这种讨论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专门安排,也可以利用课外业余时间进行。比如,多媒体播放中外名剧或经典影视剧,安排观后讨论,让学生与中外文学经典有完整的、直接的心灵接触,这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将有长期的影响力。这样可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动学习的能力。教学要适应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的学生。每次根据学生讨论的反馈意见,不断总结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促进文学理论的教学。

教学方法不仅要针对文学理论的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还要针对学生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应该是边教学边思考边总结。在可能的情况下,对不同学生应区别对待,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适合于他们讨论的问题,以培养他们学习文学理论的兴趣。

(二)有效整合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媒体,提高教学质量因为文学理论课程多理论、多概念,讲解时要进行详尽的分析,这些分析对理论的理解具有重要作用。

这时采用传统的“黑板板书”式教学,教师能做到讲写同步,一边讲,一边对重要概念、理论进行板书,学生则可以边听边摘要记录,能同时引起思维关注和视觉关注,效果较好。针对这门课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便、容量大、灵活、快捷等特点,适时地给学生提供一些图片、影片、音乐等资料,既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感受力。

我们看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提高了文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生动性和丰富性。具体来说有以下优点:第一,多媒体教学能够通过图片、音响等声形并茂的形象,创设丰富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第二,在教学中,还可以凭借多媒体课件的图片、声像等手段营造文学理论教学意境,带领学生走进教材,培养发散思维。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使难懂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变得活泼、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学理论的兴趣。

医学哲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茶文化;哲学思想;小学英语教学;借鉴意义

随着我国文化软实力逐渐增强,茶文化也开始复兴,一系列以茶为载体的中华文化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英语是当今世界上最通用的一门语言,将茶文化的哲学思想和小学英语教育的基本理念进行有机结合,能为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一、茶文化中的哲学思想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和发源地,茶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道家与佛家思想是传统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经过上千年的历史沉淀,衍生出相应的现实意义。

(一)茶文化哲学思想的具体内容道家哲学主张“顺应自然”,在“无为”中返璞归真。道家思想中,茶象征着自然,在泡茶、饮茶的过程中,茶人应该精心选择自然的东西使其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以求得内心的宁静。儒家文化的核心为“和”,既是强调“无过亦无不及”,也是一种传统社交礼仪。煎茶、泡茶、饮茶等活动都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度;茶也可用作祭礼或接待宾客,人们在这种茶文化中表现出良好的行为规范,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儒家还强调“中庸”,文人雅士在一起饮茶交流时,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交往要适度。佛家思想与茶文化结合,产生了“禅茶一味”。魏晋时期,僧人如坐禅时间过长,会通过饮茶来使自己意识清醒和补充精力,并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得体,是否有违反佛家戒律之处。在佛教中,茶不仅是“自省”的标志,也是定性悟道之物。佛门弟子用浓茶来克制自己的欲望,提醒自己清心禁欲。

(二)茶文化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茶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对于小学英语教学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例如,道家思想的“无为”和“自然”启发教师遵循学生当前的年龄特征和学习水平,不要揠苗助长,进行“提前教育”;儒家思想的“和”与“中庸”阐释了一种教学中的平衡以及有张有弛的合作学习模式;佛家哲学则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提供了“反思”和“自律”的好习惯,使得他们的工作或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现状分析

随着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推进,英语教学在小学中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新课标对小学英语的课程目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都作了清晰且详细的说明,但目前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两个极端的问题。

(一)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小学英语新课标指出,小学阶段英语教学需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感以及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为初中英语学习打下基础。小学英语课程要求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涉及数字、颜色、时间等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接触的词汇以话题范围为主。教学模式以活动课为主,不讲解语法概念、重点培养学生用语言交流的能力。教学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三、四年级的学年评价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观察或是与其交流,而非书面考试;五、六年级的学年考试则是口笔试结合,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两个极端问题1.过于重视应试教学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语法讲解以及机械训练,教学评价以书面测试为主,学生在小学阶段沦为刷题机器。再者,教师不能容忍学生的任何错误,学生一错,立马纠正,并提醒学生“相同错误,不能再犯”。小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会逐渐丧失对英语的积极性,甚至为了避免犯错,不再主动地输出语言。这些压迫式教学行为与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完全背道而驰。2.课堂活动组织过于形式化近些年,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游戏教学、任务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得到大多数教师的青睐,并被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课堂之中。但也有一些教师把这些热闹活泼的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等同起来,为了活动而活动,课堂的组织愈加形式化。教学活动的设计未遵循“用语言做事”的原则,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关系未得到适当的处理,导致课堂活动华而不实,学生无法获得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进而又阻碍语言的顺利输出。

三、茶文化哲学思想改善小学英语教学的方法路径

(一)将“顺应自然”思想导入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要将茶文化哲学思想中道家的“顺应自然”理念渗透到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内容不超出国家课程标准,教师不随意提高教学难度或加快教学进度,教学计划的安排以学生知识水平以及语言能力为依据,结合新课标的目标要求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工作。另外,教师要给予学生犯错的机会。在外语习得的初始阶段,教师尽量为学生创造母语习得的自然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输出语言,自由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二)将“中庸尚和”思想导入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要将茶文化中儒家的“中庸尚和”哲学思想融入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提倡平衡的教学模式,使“极端”走向“和谐”。把主课堂和边缘性学习、意义操练和机械练习、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进行有机结合。新的语言知识不仅能在学校的课堂内获得,边缘性学习也能积少成多,把语言知识融入课间活动、集体活动、校外活动中。例如教室里的英文装饰、在家阅读的英文绘本、班会上一起表演的英文儿歌等。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把握好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辩证关系,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练习的类型及顺序。例如,对惯用的固定句型先进行较少机械练习,再加入相关词汇与其共同进行大量意义训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较多次数的形成性评价,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适当的时候也可采用同伴互评和小组互评。终结性评价中书面测试的成绩则尽可能给予等级评价,不公布学生的具体分数和排名。

(三)将“内省修行”思想导入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要将茶文化哲学思想中佛家的“内省修行”精神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利用身处教学第一线的优势,经常性地对课前备课、课上讲授、课后辅导等系列工作进行反思与探究,总结经验并将其升华,进而改善教学实践。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不断发展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升自身能力。此外,教师也可将“反思自省”作为一种学习策略教给学生,引导他们进行相应的练习。

四、结语

通过研究茶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从其具体内容、现实意义研究入手,找到茶文化哲学中“顺应自然”“中庸尚和”“内省修行”的思想,在研究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教学及其在当前阶段存在的问题后,将茶文化哲学思想导入小学英语教学,希望对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曹百慧.试析传统茶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J].福建茶叶,2018(12):408.

[2]贾俊苓.新课改形势下的茶文化德育思维对小学教育管理的借鉴意义[J].福建茶叶,2018,40(8):393.

[3]李宏伟,张羽璿.工匠精神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教育评论,2017(10):116-120.

医学哲学论文范文第8篇

1.1方法

(1)呼吸道通畅措施。病患送至抢救室后,将其上身抬高15度,同时将下肢向上抬高20至30度。把堵塞于病患口腔、咽喉处内的血块、分泌物或异物等清理干净后给予吸氧措施,若病患呈现呼吸心跳骤停或呼吸衰竭,需立刻为其行气管插管,利用球囊呼吸器帮助病患呼吸,注意每次吹气时间保持在2秒钟,持续吹2口气,用力不宜过大,否则将导致病患胃扩张;如病患存在颈椎骨折致头部不能后仰,则应行气管切开术,再以鼻导管或面罩吸入方式予以氧气治疗,以防诱发低氧血症;此外,还可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先取一块透气性较好且干净的布料置于病患口部,然后深吸一口气,在以嘴贴合病患口唇后,捏实病患鼻孔,将气持续缓慢地吹出,直至病患胸廓再次起伏即可。

(2)密切观测病情变化。察看病患皮肤颜色、温度与温度,血压和脉压差,意识状况,瞳孔变化,尿量、尿相对密切度及性质,周围表浅静脉充盈度,中心静脉压等情况,并利用心电监护仪实行动态监测措施,但不可完全依赖,应每隔15~30分钟对病患脉搏、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进行人工检测,并将相关数据记录下来,从而避免仪器发生差错。此外,还应对存在合并症状者行早期处理,如骨折者,为避免加重骨折情况,需给予镇静并行夹板固定措施,血气胸者则需及早采取胸腔闭式引流,而对于活动性出血者,除积极备血外,还需马上向手术科室报告,以彻底止血。

(3)补液复苏。补液速度初时需快,而后根据情况逐渐调慢速度,使病患收缩压保持在70~90毫米汞注间,且每小时尿量应大于25毫升;晶胶比应为2∶1~3∶1。晶体液包括生理盐水、平衡盐水以及林格氏液,胶体溶液包括心旋糖酐、706代血浆、血定安等;补血时,应用7.5%高渗盐水配合血浆、浓缩红细胞输入,正常量为每千克4毫升,可促进循环并起到扩容效果。

(4)建立2~3条静脉通路。采用套管针实行注射,尽可能选取粗、直的上肢静脉,以确保液体、血液能尽快进入病患体内,必要时还可行锁骨上下静脉穿刺操作。若病患输血后症状未见缓解,或稍微缓解后又呈下降趋势,即提示病患内出血情况严重或失血量超过40%,需要即刻实施手术止血或输入全血[3]。补液时,需严格控制补液速度以及液体成分,一般情况下,对于休克情况严重的的病患,为达到扩容目的,应于10~30分钟内将2000毫升液体输予病患,输入液体通常为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液;补液期间,密切注意病患有无咳嗽、气短、胸闷等症状,并观察其是否咳出泡沫样血性痰或泡沫痰,以防因输血输液过快而诱发急性肺水肿。此外,为避免促进微循环障碍,补液期间还需对病患实施保暖操作,利用热水袋、空调等提高病患体温。

1.2观察指标:观察56例创伤失血性休克病患护理前后的血氧饱和度、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等情况,并进行记录。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作表示,应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创伤失血性休克病患56例,急诊抢救护理前,氧饱和度(86±3)%,舒张压(56±8.4)毫米汞注、收缩压(98±9.3)毫米汞注,心率(65±10)次/分钟;护理后,氧饱和度(99±5)%,舒张压(80±10.2)毫米汞注、收缩压(130±11.4)毫米汞注,心率(87±11)次/分钟;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各项数值均明显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语

友情链接